综合版440期
 
报纸版面
放大 缩小 默认
跨越山海情 共筑健康梦(下)

本报记者 汤雪

  2023年是中国援外医疗工作开展60周年,也是援塞拉利昂50周年。我院派出张小佛、王上元、吴玉、周曙等医学专家驰援塞拉利昂。他们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是传递情谊的友好使者。他们万里奔赴、跨越山海,为守护塞方人民健康保驾护航,用行动诠释“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援外故事,共同见证中非友谊的传承与发扬!

——编者


手电光下的生死三分钟

  我是第24批援塞拉利昂中国医疗队队员吴玉,是一名妇产科医生。今天是我在塞拉利昂工作的第153天。
  还记得告知家人们我即将加入援外医疗队远赴非洲时的复杂心情。有对家人们的不舍:那时,我的妈妈和婆婆时常偷偷流泪,我的爱人欲言又止但眼神坚定,我的孩子们跟我约定“妈妈完成任务就马上回来”;也有对陌生环境的忧虑:塞拉里昂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我能不能突破语言障碍顺利开展工作?当然,更多的还是憧憬和期待,那么多优秀的中国援外医疗队员能做到,我肯定也可以。

  中塞友好医院位于弗里敦郊区的JUI镇,主体是白砖蓝瓦的三栋二层小楼,加上中间连廊组成一个“王”字,颇具中国风格,让我们感到非常亲切。进驻后,我首先思考的是怎样在有限的条件下把医疗工作开展好。由于当地经常停电,有时简单的手术和麻醉得打着手电筒做,复杂的手术只能临时申请购买柴油发电。如何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顺利完成手术,对外科医生和麻醉医生来说无疑是个巨大挑战。

  记得在一天早晨6点半左右,我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叫醒。“吴医师,有一位瘢痕子宫的产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产妇和胎儿情况很不乐观,请您赶快过来”。来不及犹豫的我放下电话立即飞奔到了病房,这名产妇既往有两次剖宫产病史,现在宫缩逐渐规律,而且胎儿有早期缺氧表现,必须立即实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综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相关检查,我果断制定生产方案,并向中国医疗队请求支援。

  然而,当我回到诊室换上洗手衣来到手术室时,发现手术室大门紧锁。因为这里没有晚夜班值班制度,所以当地的麻醉医生、护士和产科医生都还没赶到医院。好在,接到支援申请的医疗队相关专业专家们已赶到手术室。可是,进到手术室后我们又碰到难题,手术室停电了。情况紧急,我当时只有一个念头:赶紧手术,我们一分钟也不能耽误,如果发生胎儿窘迫或子宫破裂,胎儿和产妇都会有生命危险。

  在跟医疗队队员们沟通后,我们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通知电工班员工尽快购油发电,另一方面急诊剖宫产在手电筒照明下照常进行。接病人入手术室,摆体位行椎管内麻醉,一切操作都是快速流畅而且高效,从手术开始到孩子出生不到3分钟!新生儿出生后第一时间,医疗队的儿科专家立即查看新生儿并进行紧急复苏,随即手术间传来一声清脆的啼哭。在孩子啼哭的一刹那,无影灯也亮起了一束光,供电恢复了!那一束光照亮了我脸上的汗水,也照亮了产妇妈妈眼角的泪珠,更照亮了在场每一个人如释重负的微笑。

  这只是我们医疗团队中的一个小小的故事,但它让我更加坚信我们的工作是有意义的,我们的援助是有价值的。除了工作,在生活中,我也收获了很多感悟。我总是被塞拉利昂人民的生性乐观和热情奔放所折服,哪怕条件再艰苦,只要音乐一响他们就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我想,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妇产科主治医师 吴玉


成功救治股骨颈粉碎性骨折同胞

  塞拉利昂当地时间7月29日,正值塞拉利昂的雨季,塞拉利昂当地中资企业负责人冒着滂沱的大雨,给医疗队送来了感谢锦旗,上书两语:“医术精湛济同胞,德医双馨传四方”,以表达对医疗队诊疗救治的诚挚谢意。
  一个多月前,医疗队接到当地中资企业求助,一名55岁的中方员工在作业时不慎从高空坠落,当时情况紧急,需要医疗救治。我院医生王上元是这位病人的主治医师,也是中国第24批援塞医疗队的医疗组组长。面对如此危重的病人,而医疗队所在的中塞友好医院不具备放射检查条件,他立即多方联系,迅速完善了该患者的CT检查,明确诊断为左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在艰苦的条件下,王上元就地取材、自制工具为病人施行了骨牵引,并着手进行术前准备。
  中塞友好医院无术中C臂机定位,同时唯一的X光机出现故障,且因当地缺乏维修条件,近期内无法修复;医院缺乏凝血指标及其他重要术前检查的检测条件;患者已并发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增大肺栓塞后死亡风险,而医院连最基本的抗栓药物都没有;麻醉条件受限,目前只能采用局麻,不具备全麻下手术条件;缺乏合适匹配的骨折固定钢板及合适的螺钉;中塞友好医院无血库,紧急情况下从外院调配血液;术中术后如病情变化,医院缺乏相应抢救的设备、设施及药物;医院电力不稳,术中随时停电等。然而患者病情严重,不适合搬运,无法回国内治疗,即使回国也将失去最佳治疗时机;且患者不能活动,只能持续卧床,深静脉血栓将进一步发展,同样有肺栓塞致命风险,同时其他多种并发症将不断发生。援非医疗队在条件艰苦的异国他乡,这样的大手术无疑是游走在生死边缘紧张而惊险的“战斗”。

  面对手术的各种各样困难,医疗队立即召开多学科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会,充分论证、研讨手术方案及预防术后并发症。多方协调联系当地其他医院的检查检验设施,联系外方血库备血,在塞当地寻找重要药品的购买资源,与员工企业领导及家属多次谈话沟通。手术历经6个多小时,王上元克服无术中C臂引导,无术后X线复查、无电钻、无充分输血保障、麻醉监护条件不足以及供电不稳等多重困难,顺利了完成复杂股骨颈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随即护送病人去20公里之外的军队医院复查CT。术后对位对线良好,手术完成,已经全身汗液浸透、体力极度透支的王上元这才松了一口气。
  患者术后的管理仍然惊险,出现寒战高热、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一度掉到80%以下,左侧下肢持续肿胀,这时全体医疗队队员们积极出谋划策、并主动请缨,轮值夜班,做好持续监护。在医疗队全体队员的不懈努力下,患者最终顺利痊愈出院。

  心系同胞、感同身受,一枝一叶总关情。援塞医疗队一直把为同胞提供优质医疗服务放在优先的位置,该病人的成功救治经历在塞国华人圈引发持续关注,同时也获得了大使馆和经商处领导的高度赞扬,为医疗队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中国第24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入塞5个月以来,克服了各种各样国内想象不到的困难,救治了大量的当地民众,也为在海外建功立业的同胞们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健康保障。每个艰难的救治经历都是一个故事,也在不断地让医护团队真正深切体会到了“不畏艰苦、敢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深刻内涵。


(转载 红网时刻新闻)


放大 缩小 默认
  © 版权所有 长沙中心医院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140121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