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订阅号
  • 服务号
您现在的位置: 长沙市中心医院 > 新闻纵览 > 医院新闻
医院新闻
感动!八旬老人连续六年看望手术医生 不忘当年救治之情
发布日期:2023-11-09

  “杨主任,朱爷爷又来看你了!”11月6日上午,我院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病房医生办公室来了一名拄着拐杖的八旬老人。老人姓朱,六年前因为非常严重的冠心病在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接受了心脏搭桥手术,科室副主任、主任医师杨继承是那次手术的主刀医生。

  “您老人家又大老远来看我们,身体要紧,有事情就给我打电话,微信、视频都可以。”杨继承说。

  “你们可是我的救命恩人,我无以为报,只能每年来看你们一次,聊表心意。”朱爷爷说。

  听到朱爷爷朴实无华的话,杨继承心中无比感动。六年来,不仅朱爷爷不忘救治之情,杨继承的心中也多了一份对朱爷爷的牵挂,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双向奔赴”,让整个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感到格外温馨与珍贵。

  2017年1月10日,83岁的朱爷爷因为活动后胸闷气急严重入院,冠脉造影显示他心脏的左主干加三支血管全部发生病变,情况复杂且严重,已经没有办法做微创介入治疗,挽救老人生命唯一有效的办法是进行风险系数更高的心脏搭桥手术。可是心脏搭桥手术的危险系数不可忽视,并且朱爷爷已是83岁高龄,有8年的冠心病史,还是孤立肾患者,肾功能不全,住院期间还发生过心绞痛,历经紧急抢救才脱离危险,手术风险无形中加大。做还是不做?

  得知自己的病情,朱爷爷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袁跃西以及杨继承表示:“我83岁了,老伴已去世,儿子也有家庭,我一直一个人生活,现在我心绞痛反复发作,真的很痛苦。如果不手术,我无法想象我今后的生活会是怎样,我知道儿子的担忧,也理解医生的为难。医院已经很关心我了,那么多的医生为我会诊,我都记在心里。所以袁主任、杨教授,我请求你们给我做手术。我自己签字,即使手术失败,我也不遗憾,就当最后对医学做了一点贡献。”朱爷爷的一番肺腑之言,让袁跃西和杨继承感动不已。经过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全体讨论,一致决定与老人一起“背水一战”,由杨继承为主手术团队为朱爷爷实施心脏搭桥手术。

  术前,杨继承手术团队反复研究患者的既往病史,现病史,制定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案,规划最佳手术方式及路径,并推测手术中、手术后可能发生的病情变化,拟定应急方案等。2017年1月20日,杨继承及手术团队为朱爷爷施行全麻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手术经历四个小时后成功完成,朱爷爷转危为安,转入监护室继续后续治疗。经过医护团队的精心护理和康复治疗,朱爷爷在术后第八天顺利出院。

  杨继承介绍,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就是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窄的冠脉而到达远端,如一座桥梁使公路跨过山壑江河一样畅通无阻,形象地称在心脏上架起了“桥梁”,称为“搭桥术”。传统的搭桥手术需要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止跳动的情况下进行,对病人存在一定的风险。而非体外循环,在心脏跳动的情况下手术,可以明显减少对病人的损伤,术后也恢复更快。不过这种手术方式难度加大,对主刀医生及团队有着极高的要求。医生需预计患者心脏跳动的幅度和频率,迅速准确地开展手术。同时,吻合过程中,每一步操作都必须缝合严密、精准无误,保证吻合的血管通畅。

  2017年5月16日,手术4个月后,朱爷爷已经可以生活自理,走路步伐矫健。他亲自带着一副定制的“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的锦旗来到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感谢救死扶伤的手术医生,还带了两大包“大白兔奶糖”来感谢如孙女一般的护士们。

  从那一年起,朱爷爷每年都会“如约”地来医院看望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的医生护士们,即使是疫情期间进不了医院,也要打来电话关心大家。今年,朱爷爷终于又能亲自来医院看望大家,他特别高兴地说:“明年我90岁,我要继续‘身体倍棒’地来看你们。”

  看着朱爷爷告别离开的背影,杨继承说:“一朝行医,一生赴救,初心不忘,使命在心!”


供稿丨党委办 秦璐 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 孙承欢
一审丨党委办 朱文青
二审丨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 杨继承
三审丨党委办 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