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订阅号
  • 服务号
您现在的位置: 长沙市中心医院 > 新闻纵览 > 健教聚焦
健教聚焦
“怪病”缠身一年多,男子骨痛暴瘦30斤丨医生抽丝剥茧,查出罕见马尔尼菲篮状菌病
发布日期:2024-08-15

  “感谢长沙市中心医院,拯救了我们家庭,给了我丈夫第二次生命!”8月12日,临近出院时,被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折磨一年多的52岁吴冰(化名)委托妻子将感谢信和锦旗送到了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手中,感谢他们抽丝剥茧查出病因,用精湛的医术和细致的护理让他重获新生。

男子“怪病”缠身 抽丝剥茧找出致命“元凶”

  据悉,吴冰一年半前出现不明原因的全身骨痛,并逐渐加重,扩散至全身,后期全身淋巴结肿大,尤以腹膜后及双颈部淋巴结肿胀明显,本就比较消瘦的他体重还下降了30余斤。一年多时间里,他辗转多家医院,一度被疑诊为血液系统肿瘤,但反复治疗无效。为进一步治疗,在亲友的推荐下,吴冰来到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血液内科门诊求医,以“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查因”收入血液内科住院治疗。
  完善检查,医生发现吴冰已出现全身多处骨质破坏,多发淋巴结肿大,重症肺炎,严重贫血,并继发血小板减少,病情极其危重。经过血液内科、骨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检验科、病理科等多科室复杂而细致的医学探索,最终借助超声引导下的颈部淋巴结穿刺抽脓,发现了罕见的病原体感染——严重的血流播散性马尔尼菲篮状菌病。

病情危重命悬一线 精准施治妙手抽脓

  很快,吴冰体温曲线升高,气促明显加重,出现重度呼吸衰竭,意识障碍、生命垂危,转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抢救。科室副主任、主任医师梁伟军,副主任医师晏木云了解他的病情后,迅速成立救治小组,予以经鼻高流量氧疗,优先针对随时致命的呼吸衰竭进行综合治疗;同时兼顾对全身的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进行控制。当时,吴冰的造血功能几近衰竭,血小板下降至正常低值的十分之一,同时伴有重度贫血及凝血功能障碍。

  “患者多发全身脓肿,不仅需要药物控制,更紧迫的是手术切开排脓,尤其是深部脓肿,否则单纯药物治疗无法控制全身感染及脓毒症导致的器官功能衰竭,然而手术治疗又存在诸多禁忌证,手术风险极大。”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组织全院大会诊,科主任杨红忠教授全面分析病情,与专家联合讨论后决定:吴冰救治机会已经很小,必须尽快切断患者“恶性循环”通路,采用先浅后深,抓大放小,切开与穿刺并举的脓肿处理原则,以尽可能小的风险最终解决脓肿问题。
  在充分征得患者和家属理解和支持下,科室对颈部两处大的脓肿进行切开引流处理,右侧颈部挤出100ml,过程较为顺利。接下来是穿刺引流深部的腹膜后和腰大肌脓肿,腹膜后区域解剖结构复杂,血管丰富且位置隐蔽,稍有不慎,误伤血管和腹腔肠管引发大出血和腹膜炎,这里的出血不仅不易早期发现,且无法有效压迫止血,极易危及患者生命。超声诊断科主任金林原团队通过反复测量病灶和穿刺路径的评估优化,最终精准完成了腹膜后脓肿及腰大肌脓肿的穿刺引流,腹膜抽出脓液200ml,避免了腹腔肠管的损伤和腹膜后大出血的发生。
  经过系列及时、对症的治疗,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肺部病变明显吸收,呼吸衰竭改善,血小板逐渐升高,凝血功能较前改善,贫血也有所好转,生命体征趋于平稳,顺利康复出院。

此类病菌湖南少见 可播散全身致死率高

  “患者曾经在越南和广西从事建筑工作,可能那时候感染了病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梁伟军分析,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是由马尔尼菲篮状菌引起的一种严重侵袭性真菌病,东南亚的气候、温度和湿度适合该菌的生长繁殖,主要流行区域位于东南亚。而我国华南地区(广西、广东、香港等)是高发地区。该菌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目前认为是吸入大量马尔尼菲蓝状菌的分生孢子导致的感染,人感染马尔尼菲蓝状菌不一定立刻发病,它可能在人体潜伏达10年之久才会出现症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后,可播撒至肺、肝脏、皮肤、淋巴结、骨骼等全身多个组织器官,病情复杂且进展迅速,误诊率和病死率均较高。肺部通常被认为是最早受累器官,可以累及肺部、支气管和胸膜。患者多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

  梁伟军提醒市民,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比较罕见,但危害极大,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可能的接触史。另外,还应尽量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食用野味等高风险行为,以降低感染风险。

供稿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李明玉 苏芬
一审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梁伟军
二审丨宣传部 李晶
三审丨宣传部 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