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长沙市中心医院 > 临床科室 > 消化内科
消化内科
老人贫血20余年,竟是因为这种“钩”在肠壁上的虫子
发布日期:2024-08-07 阅读量:0

  家住通道县的简云丽(化名)老人今年80岁,却被不明原因的贫血困扰了20多年,这些年来重复住院、检查、吃药、输血,症状却没有改善,最近因头晕、乏力、心悸加重,由当地医院转诊到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经过医生仔细检查,发现导致老人贫血的元凶竟是“钩”在十二指肠吸食血液的一种寄生虫——钩虫。

不明原因的贫血,胃镜下终于找到元凶

  据该院消化内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易艳容介绍,老人入院时面色苍白,血液检查血红蛋白仅为 49g/L (正常值为115—150g/L),红细胞为 2.97×10^12/L(正常值为3.8-5.1×10^12/L),结合其他检查结果,诊断为“重度贫血、贫血查因、贫血性心脏病、高血压病、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胃炎、中度营养不良”等。看过老人这些年在当地医院的所有病历资料,易艳容发现当地医院曾多次建议其做胃肠镜检查,都被老人签字拒绝了。考虑到胃肠问题是导致贫血的重要原因之一,易艳容耐心地向她解释了胃肠镜检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老人终于同意接受检查。

  经过细致的胃镜检查,医生终于找到了引起老人贫血的“元凶”,镜下清晰可见数条蠕动的淡红色半透明虫体,长约1厘米,正是这种“钩”在十二指肠壁上的寄生虫不断吸食血液,导致了她的长期贫血,这种寄生虫名为“钩虫”。

图中画圈的黑色条状物就是钩虫


  接下来的大便常规检查也提示在粪便中找到了钩虫卵,进一步证实了诊断结果。医疗组立即为老人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老人的贫血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什么是钩虫病,我为什么会感染?”面对老人的疑惑,易艳容主任给出了解答。

什么是钩虫病?

  钩虫病是由钩口科线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钩虫成虫呈细小线状,长约1cm,虫体头端有一发达的角质口囊,口囊内有两对尖锐的钩齿(十二指肠钩虫),钩虫就是靠这些牙齿“钩”在人体肠壁上来不断吸食血液的,导致人体出现贫血、营养不良、胃肠功能失调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发育障碍、心功能不全等严重后果。

钩虫是如何侵入人体致病的?

  易艳容了解到,老人一直有赤足下田劳作、蔬果随便洗洗就吃的习惯,这些都会让钩虫“有机可乘”。

  经皮肤感染是钩虫感染的主要途径。使用新鲜粪便施肥或随地大便会导致钩虫卵污染土壤环境、瓜果蔬菜,并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当人赤手赤脚下地劳动时皮肤接触钩幼虫,虫体受到体温刺激后活力增强,经毛囊、汗腺口或皮肤破损处钻入人体。

 

钩虫生活史

 

  十二指肠钩虫还可因生食含有感染期幼虫的不洁蔬菜、瓜果受到感染,未被胃酸杀死的幼虫移行至小肠定居。钩虫在肠内吸血可造成肠道损伤和出血,而且钩虫吸血时会分泌抗凝血素,使咬附的黏膜伤口不断地渗血,另外钩虫每天要更换吸血部位4~6次,原来被咬附的伤口仍会继续渗出血液,造成人体持续失血而导致贫血。

得了钩虫病有哪些症状?用什么检查方法可以确诊?

  轻度感染早期主要表现为营养不良及消化功能紊乱、腹部不适及隐痛,随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少数有异嗜症,重度感染可出现消化道出血,严重贫血症状(如皮肤蜡黄、黏膜苍白、动则心慌气紧、眩晕、乏力)等,严重的患者可出现低蛋白血症,表现为面部及全身水肿,尤以下肢为甚。婴儿钩虫病常表现为黑色大便,面色苍白,肝脾肿大、贫血。儿童感染钩虫可影响正常生长和发育障碍。

  有以上症状可以去医院查大便,大便中检出钩虫卵或钩虫即可确诊,也可试用驱虫治疗的方式进行鉴别诊断。

粪便中的钩虫卵、钩蚴


如何治疗和预防钩虫病?

  一旦发现钩虫感染,应及时前往医院接受专业治疗。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驱虫治疗和对症治疗等。一般治疗主要是给予铁剂和充足营养以纠正贫血和改善营养状况;驱虫治疗则是使用特效药物杀灭钩虫成虫和幼虫;对症治疗则是针对患者出现的具体症状进行相应治疗。

  易艳容提醒,根据钩虫的生活史和感染方式,预防钩虫病一般从粪便管理和个人防护两方面入手,应结合环境美化、改水改厕等手段,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避免施用未经处理的人粪;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在接触土壤、水源等可能含有钩虫的环境时,不赤足下地作业,使用安全的饮用水,避免食用被污染的食物,这样可避免钩虫等寄生虫感染。
 

供稿 | 消化内科 王克浪 宣传部 朱文青
一审 | 消化内科 易艳容
二审 | 宣传部 李晶
三审 | 宣传部 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