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肿得有平时两倍大,头面部肿到认不出,腹痛得打滚呕吐……23岁的陈威(化名)被一种反复发作的“怪病”困扰多年,四处求医无果,幸遇我院肾病免疫科覃娇医生,才揪出患病元凶——遗传性血管性水肿。“遇见您是我最大的幸运。”考研上岸后,他撰写千余字的感谢信送至科室,感恩这份特殊的医患情缘。
手写千余字感谢信表达感激之情
小伙身体肿胀腹痛多年 医生火眼金睛揪出元凶
陈威来自湖南湘潭,是长沙某高校学生,首次发病是在2017年底,在老家吃了夜宵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黑便等症状,当地医院按照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处理,1周左右缓解。2018年,他携笔从戎,赴江苏参军入伍。期间多次出现上述症状,在湖南、江苏等地消化内科及普外科,均考虑为急性胃肠炎、慢性胃炎等,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
陈威面部水肿发作时照片
2019年,陈威在运动感冒后出现面部肿胀,1日之内肿胀便从眉心扩散至双眼、额头、脸颊、鼻子,随后出现睁眼受限,嘴唇水肿影响进食,说话困难,上下嘴唇无法闭合。
因为反复受疾病困扰,陈威无奈地放弃从军之路,回学校继续读书。2022年12月初,备战考研前夕,他再次出现黑便、腹痛症状,紧急住进了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对症治疗。“当时腹痛剧烈,15-30分钟痛1次,持续5-6分钟,24小时不停,那种感觉简直生不如死。”幸运的是,陈威遇到了肾病科副主任医师覃娇。
“我带的研究生在其他科室轮科学习,考虑患者水肿很可能与肾脏或免疫病相关,于是请我去会诊。”会诊过程中,覃娇敏锐地捕捉到,陈威经常发作上述症状,一周左右可明显好转,其父亲也曾有反复腹痛、水肿病史,只是到40岁以后未再出现相关症状。“这很有可能是一种遗传病!”临床经验丰富的覃娇立刻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反复协调为其争取到了遗传基因检测的免费机会,最终检测报告显示遗传性血管水肿1型。随后,陈威父亲和弟弟也查出患有此病。覃娇鼓励陈威先对症治疗,安抚他全力以赴应对考研。她则主动与罕见病联盟联系,帮助陈威争取到特效药治疗。
这类罕见病容易被误诊 定期用药可实现零发作
覃娇表示,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简称HAE)是一种罕见的遗传病,发病率大约在1/5-1/10万左右,主要是患者体内缺乏C1酯酶抑制物或其他功能存在缺陷而导致四肢、颜面部、生殖器、呼吸道和胃黏膜等身体多个部位毫无征兆地发生急性水肿。其中发生喉头水肿最凶险,短时间内就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直至窒息,死亡率达40%。该疾病有家族遗传性,一般30岁之前发病,尤其是青春期发病率会高一些。
“急诊科、消化内科、皮肤科和耳鼻喉科等都有可能接诊HAE患者。这类疾病容易与过敏性水肿、急性胃肠炎等混淆,要高度重视。”覃娇强调,不少HAE患者曾报道一次或多次误诊,从首次发病到明确诊断平均要13年之久。这类罕见病目前已有特效药,可以将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降到最低,任何部位发作应尽早使用,保障患者尽量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覃医生帮助我找到了患病元凶,还鼓励我顺利考上了研究生。22岁前,我感觉自己什么都不敢做,现在终于能像正常年轻人一样生活了。”谈及自己的状态,陈威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神情。他目前常态化在接受治疗,特别是治疗HAE罕见病的药物已被纳入了医保,他不仅有药可医治,经济负担也减轻了不少。为了表示对医务人员的感谢,在去外省读研究生前,他专程将手写感谢信送到了肾病科。“遇见您是我最大的幸运。以后会更加努力,不辜负您对我的希望!”
肾病科主任文锐、副主任医师覃娇叮嘱陈威出院事项
通讯员 汤雪